其他
疫情之后,设计师如何给城市带来更好的公共空间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小事志 Author 王颖伟
疫情期间,你的专业能做什么?
这是疫情期间的热点微博,阅读量近500万,各个专业从业者与学生一起探讨:在国家饱受疫情肆虐的危急状况下,除了捐款和捐献物资外,我们还能凭借自己的专业做些什么?
这是在追问专业价值的背后,凝聚的其实是一份自我对于社会的认责以及反思。
疫情之后,我们的专业能做什么?
在这个受疫情影响而产生的“漫长假期里,作为景观设计师我们追问自己的专业以及个人在社会事务中扮演的角色。反思过往,思考在这样一个疫情之后,我们可以专业的做些什么,来增加城市公共生活的小确幸。
城市是人类最集约最高效的生存方式,也是与自然相处的一种方式,是对整个大自然相对最小影响的生存方式。当然也隐藏了很多风险,就如这次新型肺炎的传播,就是高密度聚集生活弊端的一种体现。但是我们人类并没有比城市更好的适于最多人生活的聚集生活方式。
疫情之后,生活继续,我们不可能也不可以抛弃或逃离城市,不管从经济、生态或者生活角度来说,城市还是最好的生存生活空间,尤其是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
疫情之后,生活继续,我自私的希望,当我老去时能被更多的认识不认识的人关怀到,这种关怀是存在于社会分工里的专业关怀,是社会的秩序基因。我们不能奢望在某天突然有人关心了你,只有在今天我们用专业关心了别人,这种关心会随时间定格在社会秩序里,以后我们自己才会成为受自己“恩泽”的人。
疫情之后,生活继续,过去已是过去,历史无法改变,我们可以从今天调整自己,用专业让城市生活变得更美好些,哪怕只是一些小确幸。
.1. 你的城市对儿童友好么?
作为设计师,我发现职业生涯里,对景观设计在城市公共空间意义的理解分为两个阶段,分割线为“为人父母”时。
回想起来,前阶段是追求画出漂亮的图纸,做漂亮设计的阶段,经常苦恼的是某个东西做的好看不好看,而很少去思考从功能角度设计是否真的合理,也没有时间去认真回访自己设计过的每一个项目,使用者是不是用得舒服。那或许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阶段。
当有了孩子之后,我开始关心粮食和蔬菜的来源,我关心周边的环境是否安全,观察城市里不同的公共空间,不管是公园、街道还是社区,关心他们是否对孩子们友好。从此我每设计一个项目就会考虑考虑孩子们会怎样使用,新建改造公园考虑是否设计一个专门的儿童活动区,需要适应那些年龄区间的儿童。
我了解体会城市公共空间怎样被使用:
当我推着婴儿车从家到300米外的公园,发现人行道上的小方砖对婴儿车的颠簸不是一点点,斑马线上到人行道那一点只有三五公分的不顺接对于婴儿车的小轮子也是一个挑战。
幼童对沙子有天生的热爱,可以在沙坑里玩耍整个下午,回家前我多么希望边上就有一个洗手间,即方便如厕,也减少沙子对公园其他地方的沾染。
在沙坑里拍掉沙子,到边上洗个手,愉快的结束一天的玩乐时间。
喜欢沙子,不代表所有的沙子都讨孩子喜欢,对于滑梯下来进入沙池,沙子进入鞋子的不适感,她们可能就会表示不能接受。而这样的滑梯池可能是目前挺普遍的一种。
儿童对于爬高有天生的好奇,哪怕是我家有些胆小谨慎的小女孩,也会对爬到攀爬架的高处充满期待,屡试不爽。而我在旁希望的是攀爬架下的铺地是柔软的,这样哪怕她掉下来没那么危险。
对于孩子来说,人行道边高起的侧石是她们的欢乐平衡木,公园里的置石是她们用来爬高的山峰,小旱溪是她们的自然实验室,草坪真的可以让她们放飞自我自由狂奔......
孩子上学后,我注意到从家去往学校的路上存在诸多不便,人行道只有一米,放学时流出的人群只能在机车道上行走;夏天3-4点放学时还是红日当头,老人们在毫无遮挡的烈日下等候;雨天家长们尤其是老人接送孩子又是另一番窘境;
当自己成为一个真实的使用者的时候,才知道城市里存在诸多与人为敌的空间,才知道自己设计里存在的谬误和漏洞。
往后,在城市公共空间领域可以为孩子们做什么?
1、公园内设置园中园,为儿童设计半封闭,最好是封闭的儿童游乐园,进出采用门禁。甚至可以接入互联网数据系统,对进出进行识别与管控(这次疫情下基于管控的各种验证系统码,就可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园中园是很多国家处理公共儿童活动场所安全问题的方法。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列针对公共儿童活动区的解决策略。
2、友好街区,可以放心让孩子们独自或老人陪同上下学的安全街道。
3、友好社区,可以让孩子自由撒欢的居住社区。
.2. 老人们在城市公共生活被善待么?
近几年,我经历了一批城市更新类公园改造项目,让我看到了另一个群体--老年人,他们的生活节奏和活动方式跟我们是那么不同:
夏天,5点半他们已经在出门开始晨练,到7点多太阳开始烘烤前他们已经回家,傍晚5点半他们已经吃完晚饭,家门口公园里坐会,又开始晚间锻炼,散步、跳舞、舞剑、太极、快走......;
以我的作息规律,只见过他们晚上活动,而不知这是每日第二场。
冬天,除了锻炼,与三五邻居老友,跟着太阳的角度调整坐姿坐向,是最有幸福感的场面。
雨天,对我们这年降雨覆盖日达40%以上的城市来说,根本挡不住大爷大妈们每日健身的脚步,哪怕只是走几圈也是必须。......
关于善待老年人,这里特别说一下广场舞,中老年喜爱广场舞,大部分人不理解,或是出于偏见,认为广场舞是丑陋的社会现像。我以前也同样不理解,但是现在我想说:
对广场舞的误解和偏见,
一是因为我们太年轻,还没有老过,
二是我们还没有认真研究过广场舞。
就如这次疫情里有个梗:
禁足一个月,男人理解了女人的产后抑郁症。
同样,当人至退休后,进入另一种生活状态,需要太多内容来填充生命的空间。
早晚的健身里广场舞是健康、积极、入门简单、适应人群广泛的健身方式。
让老年人进行健康积极的健身活动,可以保持他们良好的情绪和身体状态,可以减少对所谓保健品的关注和依赖。
对城市空间需求来说,广场舞是最节省空间的健身方式,人均不足3平方米就可以进行。这是非常适合大密度人口城市的健身方式。
这次疫情里,大家都看到了方舱医院里的广场舞场景。这也佐证了我的这个认为。
关于广场舞的最大的诟病是:噪音扰民!
作为设计师,基于近三年我对广场舞的关注和记录,我想说:
广场舞噪音扰民,不是广场舞本身的问题,而是总体活动空间分布不平衡和活动空间设计有问题。
这几年我对广场舞的关注有点小执着,具体这里不多说,只说基于我自己的观察、数据记录对比,提几条减少、弱化广场舞产生噪音的方法,噪音不可避免,但是可以细致处理后可以做到不扰民:
1、合理规划分布社区公园,让大妈大姐就近运动,就近广场舞,这样人数少,组群也好,需要的播放音量自然就小。(巨大的广场里几支十几支队伍,场地需要争夺、声音需要覆盖能不嘈杂?)
2、社区公园空间布局合理,减少大广场或不设计大广场,分散设计成多个容纳五十人以内活动的小广场,小广场之间间距合理,减少广场舞族群之间互相干扰;
3、小广场位置尽量避免邻近居住区,或者周边有连续灌木和大乔木掩映隔离,减少对居住区的影响。
4、广场形状相对规则,以正方正或圆形为佳;
5、跟进公园和场地使用管理,可以通过声音测试数据对比,对广场进行分类,对广场舞播放设备最高分贝进行限制,对使用时段进行分级,最后汇总形成对具体小广场的广场舞使用说明。
这个种处理矛盾的方向会成为城市管理精细化的一个内容。
面对问题的实质,虽然不一定就能完全把问题消灭,但主要矛盾是完全可以化解的。
毕竟回避、打压只会带来新的问题。
大家有时间在公园里看到跳广场舞健身的中老年人,不妨放下成见,参与其中跳上一段,或许能感受到某种快乐;再者可以掏出手机,下载一个测声音分贝的APP,测测他们的音乐与车水马龙的街道噪音的数据,对比对比,误解自然消除。
往后,鼓励老年人多出去健身、活动,多参加积极健康的健身活动,比如广场舞这样的好项目,定是很有利于保持好心情好身体。
我不知道当我退休后会不会也参加到广场舞的行列里,但是我会一直支持广场舞这个健身方式,这真的是非常适合当下老年人的健身方式。
.3. 过往的建设给我们带来什么?
孩子和老人是我们最重要的牵挂,显然此前对他们的关怀不足。而背后有复杂的成因,这是社会现阶段的现象,无关对错,我们关注动态发展的趋势即可。
记得去年北大李迪华教授(第596位讲者)在一席的演讲,题目是:
“夜深人静,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牵手穿过这个曲桥,难道你们不担心他们会掉到水里吗?”
后来转载的题目有改为:“我们建设了那么多年,终于让城市丑的千篇一律。”
建议大家再观看一下,一定会感同身受,会心一笑,郁闷从心来。
“危机四伏”的人行道“精心”设计过的充满危险的广场、台阶、人行道会要人命的健身器材在城市里比比皆是道路崎岖的教学楼有齿轮的无障碍通道--关键时刻一定“用不上”的设计
演讲之后,城市管理者对于城市建设的精细化方向关注度越来越高。这些年的建设,给我们带来经验,好坏参半。好的不表了,不足的就如李教授提到的种种怪现象。
这背后是这些年重重建设轻研究,建设轻管理,重建设轻评估的后果。
已有规范和标准,在使用多年后,被验证需要调整和矫正。
前段时间住建部公布了最新《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关于将道路绿化率取消,用绿化覆盖率来替代,引起一部分园林专家反对,支持者甚众。我就不解了,这些专家难道你们都不走人行道的么?道路让给植物还是让给人,难道还需要辩论一番?
下面两图是我百度街景随便输入两个城市(杭州、宁波,我还是挑了比较优秀的城市,哈哈!)的两条路看到的景象。这是普遍的人行道状态,人行道的实际净宽,在被各种占道和不明原因折腾后,就只够一个人通行,并排或对向行走,经过行道树时基本就都需要避让单方先行。
非机动车停放后,基本没有人行道的空间;后段好不容易宽敞些了,又碰到了公交站,行道树也没了。
看完这两图,专家们,即使你们自己不走,难道忍心会让你的父母、孩子、孙子在这样的路上走?
城市公共空间是人的生活与活动空间。
绣花式的精致美化再怎样也是表面的装饰,不能改变空间的功能格局,与其花很多钱很多力气用很多花草来装扮街头,不如给周边居民提供真实可以使用的互动空间。绿地率再高,绿地再多,没办法给人使用,那只是空摆设;绿地再多,没有覆盖率,又能有多少生态价值?
基于过往的建设经验,调查、研究、分析、对比、总结出更多适于我们国情的,适于我们生活习惯,符合生态价值的城市公共空间形态。具体项目里更加注重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使用者的体验、注重项目使用后评估。这才是专业应用和公共知识积累过程。
对于过往,我们真的忽略了太多本质的东西,把我们作为人的真实的最基本的对城市公共生活的需要都忽略了。
疫情过后,我们好好面对真实的自己,用专业,关注我们真实的需要、关爱我们真正在意的人。爱别人也是爱自己。让我们的城市公共生活更多些小确幸。
——END——
园冶 · 竞赛
见证设计力量
园冶 · 论坛
传播行业声音